轉載自中華民國八極拳協會網站
文/中華民國八極拳協會教練葉啟立
2005 年欣見揚州大學副教授邱瑞瑯先生,提出《武術(國術)概念的研究梳理》一文,對「武術」一詞的內涵與概念加以質疑,其結論:
1.武術本質為技擊,據此界定武術之定義為:殺傷對方的身體以致勝為其本質的攻防運動。
2.而國術之本質,除了武術技擊本質外,還應同時包括「中國」或「我國」之意涵,據此界定國術的狹義定義為:具有中國文化內涵的武術,廣義上則為:具有中國文化內涵的武術及其相應文化。
邱瑞瑯先生為「武術」一詞,提供較為清晰明確的概念,排除一般人所謂「特異功能」或「養生」的刻板印象,在文章前半部,邱先生點出「武」的定義,是使用兵器征伐敵人,但全文並未論述兵器,只是鎖定武術的本質為技擊。
本人認為,依照武的定義,武術應為使用兵器征伐敵人的技術,並無「赤手空拳」的涵義。而今大多數人擴大武術的範疇,旁及拳術、表演套路,更甚者,將「雜技」、「特異功能」、「氣功」皆納入,無所不包。雖然武術擴大了範圍,但也因而失去原來的本質及面貌。不但一般人無法了解何謂「武術」的界定,也讓在這領域的學者、行家說不清楚(或許是不願說清楚)。所以有人提出「武術已不是武術」的質疑,這是何等諷刺的警訊。
所以本篇內容主要在探討武術概念混亂的原因,以及歷代武術家的重心,進而釐清武術應為武器使用的技藝,訴諸赤手空拳的拳術僅是武術的一部分而非全部。本人衷心期待武術界能因此重新思索界定武術的內涵,並從中提升武術臻於「武藝」的境界。
一、武術概念的混亂培根說:「真理從錯誤裡比混亂裡更容易浮現。」武術概念的「混亂」其來有自,尤其晚清各種「拳派」大量興起,各「武術」團體皆以拳命名,如八極拳、太極拳、八卦拳、形意拳等,還有義和拳。當學習者有心嚮往投入練習前,已充滿遐想,因為拳的命名含有中國古老神秘的哲理思想,讓人不由心生「崇高」的景仰,而認定必然「名」與「實」相符,充滿神奇與奧祕,非窮盡一生也無法理解。
既然以拳命名,當然以「拳術」為主體,兵器只是附加,而認為「兵器只是手的延伸」,拳練好,兵器隨手可用,所以拳術等同武術。可是當有幸遇見老拳師,想見識其拳法,常常都是由年輕學生演練拳路,老師則操作他那珍祕的「兵器」,得意地描述「器械」的厲害,因為他們深知兵器才是克敵制勝的關鍵。
再則,武術領域以技術為主,觀念及知識不容易交流溝通,各拳派都各自珍惜自家的祕法,更甚者可能藉由小說、傳說的典故加以呼應,各類傳說代代口耳相傳,不斷演繹延伸,卻不求史料的事實驗證,這是在其他領域少見而絕無僅有。
最重要的是習練者的心態。各家拳術都曾出現「能人高手」,吸引不少人仰慕而來習練技藝。在習練者的心中,「教授者」應該是神祕、深不可測的,才符合心目中所認定崇高地位的「拳師」。在習練者已經預設立場之下,祖師爺們當然不可被「超越」,而且成為一代傳一代的宿命。所以不只是技藝上的傳承或理論上的論述,皆是後輩不如前輩。試想一種「技藝」若沒有可能被超越,則只有越傳越沒有價值,當然也沒有學習的意義,以及習練的價值。學習者應有超越「前輩」的勇氣來投入,才能彰顯出老師教授的價值,這是尊重老師的最佳表現,而這種技藝也才有被流傳學習的理由。
二、論述的模糊在武術的傳承中,非只靠「傳說的傳說」來論述,或以「模糊」(用少數已知部分談論未知部分的整體)的概念讓別人無法辨識正確與否,又找不到著力點反駁,當然造成「信者恆信」的流傳著。因此在武術界的教學,憑藉者「概念」性的傳授,而學習者又將概念轉「信仰」,信仰再轉為「宗教」,這種情懷普遍存在習練者的執著裡。
當概念轉為「絕對」,只容「信仰」,不許「探索」,則武術就變成神話。因此在此領域中,當論述的觀念或理論,與原有概念不符合,是很難被接受的,也難以更新進步,如同改變宗教信仰有極大的「背叛」(團體與自己)感。這造成溝通論述的困難,因此無法在這領域培養鑑賞的眼光、評論的能力,以及共同論述的平台,各說各話,而欠缺學術上的公正性、正確性,所以學術上普遍不被重視。只有當武術家分享共識,他們才能聚焦在那些可以檢驗他們的理論到底是對還是錯。如果真的出錯,也才可能導向新的共識。
在技術或思想中,很多人渴望有一代宗師為我們所依靠遵循,在大師們的名氣庇護下,無須懷疑,不用探索(冒險),依靠祖師爺們偉大奧秘的傳說,支撐著大家「無怨無悔」的投入,並傳授著靠「繼承」而來的神秘偉大技巧,背負著神聖的使命走下去,結果概念也越來越混亂不清,唯依靠信仰來支撐。
三、澄清需要勇氣──習練武術的要義習練武術靠的是信仰、神話,反而背離了「武術」的要義。「武術」的操作是透過鍛鍊,增強對自我身體的有效度提升,把握度增加,因此「藝高人膽大」也是對自我意識的覺醒,這些都是為提升身體的操控性,以及心理意識的自由度。但在尋求的過程中,卻先要依賴某些形式的「偉大」性及「神秘」性,這在起始階段是需要的,但一路前進時若不突破,則隨著年齡的增長,思想的固著,體力的衰退,反而容易陷入對過往的習慣性依賴,不敢稍微向前走、向外看,其自由度不升反降,跌入僵化固著的模式中。若有幸遇到更好的理論,也很難更改,即所謂「教拳容易,改拳難」,其原因在思想觀念定型不願更改,當然影響肢體的無法再突破。
所以我相信,「信仰」要靠理性的質疑與反覆的檢視,才能得到真正的信心,而非只靠「傳說」就可超越。這種不斷的反省與發現,也是學武者練習過程中的最大動力來源,在過程中,「背叛的焦慮」與「發現的喜悅」互相衝突對立,這需要很大勇氣去面對,透過概念的澄清與觀念的突破,才有可能在武術的技藝上有「超越」的可能,使技藝有傳承的價值。
四、從人說起(一)手的未特化型態人類之所以異於其他生物的最大特徵,在於人類用雙腳承載身軀而步行。雙足的站立,使前肢不再用於支撐體重,而能自由活動,加上手部(含掌、肩關節)的演化,雙手的「未特化形態」,使人類的手更能適應各種可能的動作,如持、握、抓、擲等各種工具(或自然界適合物體),甚至是自然界中唯一能使用雙手製造工具的生物。這不僅因為有發達的大腦,更因有特殊靈巧的雙手,才有實踐創造的能力。
科學家的研究證實,大腦的演化與雙手的功能呈正回饋的改變。在大腦皮質上的感覺區與運動區,雙手(手指)的區塊佔最高比例,手不僅是最主要的運動器官,也是最重要的觸覺器官。更甚者,有時還可藉由手勢或手語,來代替語言的溝通。許多時候人與人之間溝通交流,除了語言外,肢體動作尤其是手勢,也是溝通的重要媒介之一。
當我們精心研究控制面部的表情,卻沒想到心底的秘密早已從雙手洩露出去,所以手是我們的第二張面孔,也可以說雙手的功能是大腦的一面鏡子,反映大腦的複雜表徵。18 世紀政治家兼作家賈斯特菲爾公爵就認為,良好教育的精髓就在於輕鬆自如地運用胳膊和手;東方的傳統舞蹈表演,也特別強調演出者的情緒藉由手部動作來展現。
人類的演化,在生理及行為上當然還有很多系統條件的修正配合,如大腦、散熱系統及食物的改變(獲得更營養的食物)、發聲系統(溝通)、族群合作… 等發展,才能創造今日的文明。
人類文明發明器物的目的,都可視為人類肢體功能的延伸,使人類更有效率(省時、省力)完成其想要的目的,湯瑪斯‧卡萊爾說:「人類是使用工具的動物。少了工具,他什麼也不是,有了工具,他便是萬能的。」在人類發展工具的過程中,「武器」的發明製造與使用,領先所有工具。隨後這些武器才可能有機會改變或修正為適合一般人民的生活工具。時至今日,看看我們生活週遭的用具如交通工具、通訊設備等,皆因軍事用途而研發,之後再應用到民間生活。
(二)群居的生活群居是人類為了生存,從狩獵、採集的祖先開始,就要面對自然環境的諸多挑戰,作出適當的因應,也為食物、棲地或地位(含生殖、財富)相互競爭。競爭的對象發生在同族群中或異族間,為爭取自身利益或團體利益,可用方式甚多,如語言的威嚇、政治的手段… 。但其談判的條件一定要有相當的「軍備」武力為後盾,才能維持自己的利益(如物質、領土、人口等)。
所以武器的發明與使用,是為維持個人或族群甚至國家命脈的重大因素,因此在殷商古墓出土的陪葬文物中,從陪葬的戰車及武器的數量,便可推斷死者的身分與地位,因為擁有武器是古代貴族的象徵。
五、歷代武學的重心關於拳術起源的考據,目前最遠只能推至宋朝,而以「拳」成為一家的記載,是在明朝唐順之《武編》中。
戚繼光在《紀效新書,十四篇》:「拳法似無預於大戰之技,然活動手足,慣勤肢體,此為初習入藝之門也。」「大抵拳、棍、刀、槍、叉、鈀、劍、戟、弓矢、鉤鎌、挨牌之類,莫不先由拳法活動身手,其拳也為武藝之源。」戚氏列舉武藝內容,拳只佔十一分之一,是為「初學入藝之門」或「武藝之源」。這主要著眼於拳可為基本運動的體能訓練,4-1-4如同各項運動選手皆須有體能重量等基本共同訓練,所以若為學習其他的武藝,習練拳術是手段而非目的,並非透過拳術的完整訓練,才能進階兵器的學習。
第十四篇:「余在舟山公署得參成劉草堂打拳,所謂『犯了招架,便是十下』之謂也。
此最妙,即棍中之連打連戳一法。」所以若沒練「棍法」,如何同理劉草堂的拳法?又謂:
「此藝不甚預於兵,能有餘力,則亦武門所當習,但眾之不能強者,亦聽其所便耳。於是以此為諸篇之末第十四。」此篇已有師兄鄭少康正寫入博士論文,此處不再贅述,期待能解出四百多年來拳家之惑。
歷代本書被武學者奉為經典,卻無視槍、刀、棍才是「武門所當習」,若能知曉第十篇(槍法)、十一篇(滕牌刀)、十二篇(棍法)、十三篇(射法)的兵器用法,則十四篇拳法自然可理解。例如本書各版本錯別字迥異,參閱書中第十、十一、十二、十三篇,或可解出原意。如「拗鸞肘出步顛剁,搬下掌摘打其心,拿鷹捉兔硬開弓,手腳必須相應。」另一版則為「拿陰捉兔」,「鷹」與「陰」爭論不已,其實此語可能來自槍法:「太山壓卵勢,乃鷹捉兔之法」。
但後人卻普遍流傳著「凡拳學得好,則兵器就容易上手」的概念,認為兵器只是手的延伸,只要拳練好,習練兵器應可轉換上手。其實若學習者沒有練習大槍的經驗,不因他先練了拳術,而可以馬上正確的使用大槍,必須從頭練習起,其效果與一般的初學者並無差別。然而若兵器熟練後,再反轉為空手練習,因已具有使用工具的經驗,練習效果可以加乘。所以仔細推敲各家拳派的名家或創始者,赫然發現他們其實精練兵器。
《宋史,岳飛傳》: 「生有神力,未冠,挽弓三百斤,挽弩八石,學射於周同,盡其術,能左右射。」「後經其外公姚大翁引見,又從當地有名槍手陳廣去學習技擊,使岳飛成為一個一縣無敵的人。」文中未記載岳飛學習任何拳術,而是精於射法及槍法,成為武藝甚強的武將。近者如程沖斗、俞大猷等純為棍術大家,也與拳術無涉。吳殳本人也沒有學過拳術而成為槍家,在著作《手臂錄》所提及的槍師如:劉德長、石敬巖、洪轉僧、程真如等,皆無習練拳術。所以不因有無練拳,才能在武術有成就。反而因精練槍法,而使他們成為一家的槍師。
唐順之《武編,拳》最後一段:「左手如鑽錢,右手如弄琴,前腿如山,後腿如撐,前手如龍變化,後手如虎靠山。左右不離,前後方鉤,入眼不睫,見槍速進,鉤連密莫犯莫敵。點用單手送,如點水蜻蜓,有活動之意,扎用雙手老實送,一扎用稍,一棍用根,根稍互用,步步進前,如陰手棍,陰手蓋,陽手擎,此是少林士真妙訣。扒止左右打,上揭不宜下嗑,恐扒頭重難起也,盤腿裡盤外盤腿。」本人已在〈李公書文八極拳思辯〉一文中詳為說明,唐順之論拳理深受槍、棍法的影響,本門李公八極拳也身受棍、槍法的影響。
是故,練習兵器後,則可反轉空手使用,在各家武術中最典型的實例,程沖斗論少林棍勢轉為少林拳勢,姬際可「以槍創拳」而成為形意拳的創始者,八極門名師「神槍」吳鐘,「神槍」李書文⋯,但絕沒有「以拳創棍」或「以拳創槍」的例子。
六、內家拳的原創性現今武術界所推崇的內家拳一脈,如依黃宗羲〈王征南墓誌銘〉及其子黃百家〈王征4-1-5南先生傳〉,都推始於張三峰(或作丰、? 、豐)。但依各家考據研究,都找不到張三峰其人,推論道教中或有此人,也非屬技擊派,這可參閱黃兆漢《明代道士張三丰考》。
可是黃宗羲及其子皆同時提及王征南的老師單思南,單思南從學於葉繼美(近泉),而葉繼美從學於張松溪。曾官至明朝首輔(宰相)的沈一貫著有〈搏者張松溪傳〉一文,形容張松溪「沈毅寡言,恂恂如儒者」,提及張松溪的老師孫十三:「大梁街人,性麤(粗)憨」,但未再往上追溯師承。若真有張三峰如此有名的師承,哪有不提及之理?沈一貫在該文中追溯張松溪之成就「善搏者」美名,憶起曾請教王忠伯:「邊人有何技而善戰?」王忠伯答:「邊人無技,遇虜近三十步,始發射短兵,接直前攻刺,不左右顧者,勝瞬者,不可知,旁視死矣。」而張松溪用此法,「又悟北宮黝之養勇也,不膚撓,不目逃。」此外,張松溪曾回應學生:「夫刺,則刺矣,而多為之擬,心則歧矣,尚得中耶!」而後張留五字訣:勤、緊、徑、敬、切,其徒祕之。沈一貫曾為五字訣註解,還為張松溪立傳,以沈一貫的身分地位,有關張松溪的生平事蹟及五字訣,想必得自張松溪的學生。
五字訣中:「曰緊者,兩手常護心胸,行則左右護脅,擊刺勿極其勢,令可引而還。
足縮縮如有循,勿舉高蹈,闊丁不丁,八不八,可亟進,可速退。心常先覺,毋令智昏,立必有依,勿虛其後。眾理會聚,百骸皆束,蝟縮如虎,兵法所謂始如處女,敵人開戶者,蓋近之。」「曰徑,則所謂後如脫兔,超不及距者,無再計,無返顧,勿失事機,必中肯綮,既志其處,則盡身中一毛孔力,咸嚮赴之,無參差,若貓捕鼠,然此二字,則擊刺之術盡矣。」從上可知,精於擊刺之術,也是兵器使用之法,如越女論劍法的精義:「靜如處女,動如脫兔」,當時張松溪被尊為善搏者,是因為懂得使用兵器以及體悟「直截了當」的擊刺之道。
黃百家從學於王征南,在〈王征南先生傳〉文中,提到王先生有二絕技,曰拳,曰射。
在拳法「總攝於六路與十段錦之中」… 「六路與十段錦多相同處,大約六路鍊骨使之能緊,十段錦緊後又使之放開。」十段錦:「立起坐虎勢,迴身急步三追,架起雙刀歛步,滾斫進退三迴,分身十字急三追,架刀斫歸營寨,紐拳碾步勢如初,滾斫退歸原路,入步韜隨前進,滾斫歸初飛步,金雞獨立緊攀弓,坐馬四平兩顧。」若從以上譜名來看,類似刀(雙刀)式名稱。
另有記「迴絕乎凡技之上者,於拳則有盤斫,拳家唯斫最重,斫有四種:滾斫、柳葉斫、十字斫、雷公斫。而先生另有盤斫,則能以斫破斫。」「凡斫法上圓中直下仍圓,如鉞斧樣。」斫本用刀鉞的最基本法,也是用刀鉞的最大功效,所以借刀法轉空手為拳,使雙手如雙刀,雙刀使用以貼身為要,所以揮舞用刀,轉換與身法、步法合才可順暢,劈砍(斫)時,只用小臂和腕部加速才可緊密,達雙手互用的效果,這時可看出用刀者或雙刀貼身而走,因而後世又有「拳家最狠肘當先」,因出手用肘接手,抵抗力大,小臂隨勢可再「斫」,加速非常快捷、猛狠。所以注意「肘」,亦是拳家貼身短打之祕,也可印證王征南論拳以「斫」法為最重要,也與張松溪五字訣的「緊」要求相同。
4-1-6後有記:「先生談古論今,意氣伉慨,因為余兼及槍刀劍鉞之法,曰:拳成,外此不難矣,某某處即槍法也,某某處即劍鉞法也⋯。」在此又說明一重要觀念,今日拳術已無人如此論述,王征南因會用諸兵器,再轉為拳術則無礙,如純練拳則無法逆轉為兵器使用。
而且若沒有師承嚴謹,後代習練的拳術已失原創者之意,拳勢與兵器之法因無法連結,而漸行漸遠。
七、〈太極拳論〉可能是兵器用法論述更近者,大家公認太極拳一脈有王宗岳先生,他的成就在槍法,寫下〈陰符槍譜〉的經典技法,卻又留下〈太極拳論〉一文,使他被尊為太極拳宗師。今反轉以「槍」的觀點來看此文,有如下看法:
首先,本文無篇名,後人以文章第一二字「太極」為篇名,應用在拳理上命名為〈太極‧拳論〉。再者因內容不涉一字一句「拳」的相關語,所以可能是論及「擊刺」之法,而非專為拳而寫。例如文中:「… 察四兩撥千斤之句,顯非力勝,觀耄耋能禦眾之形,快何能為,立如平準,活似車輪… 」,在赤手空拳的條件下,老拳師怎可能勝年輕力壯的拳師,這在一般正式比賽場合(體位要相同)也是從沒有發生過的。
以一般拳術的勝利條件是:一膽、二力、三功夫。膽量若相當(何況初生之犢不畏虎),力量隨著年齡只會衰退,不可能增加的,而技巧(功夫)是可以再精進。可是重創敵手需要足夠的力量,而且「禦眾」一定還要耐力,及身體移動的速度要快,才可避免被傷害。
以上三者:力量、耐力、速度,對老者絕對是較弱的。但若使用兵器,則只要「技巧」(功夫)精純,再則利用「槓桿」原理,便有可能實現「四兩撥千斤」的效果。
如吳殳言:「以我槍根制我槍頭」、「用我槍頭制彼槍根」、「見肉分槍」。再則善用「槍根」,使槍尖速度可加快,「輕虛緊小」則省力省時,「立如平準」、「活似車輪」,不用費太大路徑(時間),也因槍頭利刃,小力即可重創對手,所以技巧提升可省力(力量、耐力)、省時(耐力、速度),是可造成「顯非力勝」及「快何能為」的實踐。
所以練武者一生投入練習技巧的目的,就在尋求更省力省時的技巧(直截了當),這也是「懂勁」的意義。所以將此文改名為「槍論」、「棍論」… ,想必是可相通,相信熟知槍法、棍法等兵器者,都會欣然接受。所以推論此文應為「技擊」的論述,不只限於〈拳論〉而已,更可顯現〈太極拳論〉對武術的貢獻。陳家太極講究「纏」絲,楊家太極講究「圈」,其實都是源自槍法的精髓,由此可推論兩家的前輩應精熟槍法,才能體悟應用在精巧的拳法上。
另有口訣「單刀看手」、「雙刀看肘」或「雙刀看走」、「蓄勁如開弓,放勁如放箭」等,大家都耳熟能詳,為武術界平常的慣用語,但要論述清楚,反而有各種不同的說法,各個有道理,但各個沒把握。最後只會「不服輸」或遺憾的總結:「大家都有道理」、「大家都對」。因為若沒學過刀法、射法,當然就無法把握此語的真正涵義,或有人說這是類比,但類比的基準標本都「模糊」了,再透過類比,只增加(放大)亂度,更別想看出原意了。
為什麼會陷入如此困境?原因與中國文化的特質有關,表達喜用「模糊」的概念,張法:「當先哲智者們,悟得一門藝術、技術或宇宙的真理,不是『口不能言,有數存焉其中』(莊子),就是『此難與俗人道也』(張彥遠),都是可意得而不言宣,可神會而難以形4-1-7求。」但武術技藝卻只有透過肢體操作,才得以顯現其功用,追求太高意境,反而失落根基,在傳承上造成很大障礙。
八、結論武術原為使用武器的技藝,後又有拳術的加入,所以拳術並非武術的全部,而只是一部分而已。
歷代練武者皆知道「武器」的使用技術,是練習武術的重心,「武器」的喪失,等同使身體陷入危險,武器是練武者的第二生命。試想一旦俠者無劍,如何「行俠仗義」?或如日本武士少了武士刀,跟一般人沒有兩樣,哪來的克敵本事?所以練武者對武器的看重,古今中外皆然。
中國武術除兵器外,赤手空拳是否也能造成對手的重傷害甚至死亡?答案當然是肯定的,這也是拳家一生所追求的夢想與實踐,但要成就這項技能,就需要嚴謹的訓練及操作,使身體協調產生有效率的整合,產生足夠的速度及力量,使對手的防禦力無效,重擊其要害,才可造成對手的重傷害(當然是以相同體位及素質的對手而言)。各種拳派都曾出現這樣的拳師,所以才有機會廣受推崇及學習,這可另闢一文再探討。
九、參考資料1.唐順之(明朝)。武編。
2.戚繼光(明朝)。紀效新書。中華書局。
3.沈一貫(明朝),搏者張松溪傳。四庫禁燬書叢刊-集部(四)。
4.吳殳(明、清朝)。手臂錄。
5.黃宗羲(明、清朝),王征南墓誌銘。黃宗羲文集。
6.黃百家(明、清朝),王征南先生傳。昭代叢書別集。
7.黃兆漢(1988),明代道士張三丰考。台灣學生書局。
8.林伯原(1989)。中國古代武術論文集。華聯出版社。
9.張法(1998)。中西美學與文化精神。淑馨出版社。
10.葉啟立(2004),李公書文八極拳之思辨。
11.葉啟立(2005),一探武學的根源- - 大鎗。__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